工作动态
与烈士之子视频连线 雨中共祭“战斗英雄”杨连第烈士 官兵与市民祭扫杨连第烈士墓
发布时间:2025-05-15 来源:沈阳发布

“73年前的5月15日,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。我不能再像其他孩子那样,被父亲高高地举起,即便后来我也成为了一名军人,却都不能和父亲面对面地行上一个军礼。”

2025年5月15日是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杨连第烈士牺牲73周年纪念日。5月14日,细雨绵绵,浑南区人民武装部、辽宁省军区沈阳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、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四离职干部休养所、退役军人代表及市民齐聚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,开展祭扫活动,并与杨连第烈士的儿子杨长林视频连线。

“1919年,杨连第出生于天津市北仓镇;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,同年9月,在抢修陇海铁路8号桥施工中机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桥墩,荣获‘登高英雄’称号。”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陵园管理中心社会教育部部长王春婕介绍。

1950年,杨连第所在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1师第1团第1连,开赴朝鲜前线。他和战友们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,保障了志愿军顺利作战。1952年5月15日,杨连第在指挥连队抢修清川江桥时,被美军炸弹击中牺牲,被安葬在朝鲜熙川郡富士山上,年仅33岁。

“虽然父亲已经离开70多年了,但在我们心中,父亲一直都在,他生前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杨连第连,父亲登高抢修的陇海铁路8号桥被命名为杨连第桥,在我们的家乡天津市北辰区建有杨连第烈士纪念馆。”杨长林说。

杨长林告诉记者,前几年,自己每年都带着家乡的特色酒水和食物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,在父亲的墓前祭拜,陵园工作人员多年如一日地对每一座烈士墓的修缮和保护,还有沈阳社会各界对烈士的尊敬和怀念,都令他十分感动。“沈阳人民尊重英雄、崇尚英雄,把我的父亲和每一位烈士都‘照顾’得很好。”

在纪念馆中,王春婕又带大家参观了烈士的遗物,包括杨连第使用的水杯、银筷子、军用铁锹头、绒衣、手帕、钢笔等……

“1953年3月15日,杨连第烈士的灵柩从朝鲜清川江畔运回祖国,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。”王春婕讲述。“陵园每年的5月15日都会纪念他。”

活动中,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工作人员徐海强问道,“杨连第烈士登高的桥墩有45米,英雄们是怎么徒手爬上去的?”

“杨连第经仔细观察,发现桥墩上每隔3米就有一块修桥时留下的铁夹板,虽然只有几寸宽,却勉强能站一个人,便大胆提出一个方案:用一根带钩的杆子钩住铁夹板上的圆孔,人顺着杆子爬上去,然后把脚手杆绑在铁夹板上,以此方法搭成单面云梯。团领导批准后,杨连第手持长杆第一个攀登,冒着随时坠落的危险,经过数小时奋战,终于登上桥墩……”王春婕耐心地解答着。

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偶遇一位女孩杨紫暄,在杨连第烈士墓前放上了零食和鲜花,在雨中她回忆起,“今天有雨,我特意带了一些塑料包装的零食,可以防水。15日就是杨连第烈士牺牲的纪念日了,但我明天就要回外地去上班了,出远门前,特意今天来看看。”她说,“只要我们记得,他们就永远活着。”

联系我们  |  站点地图
主办单位:沈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    电话:024-28511073    技术支持单位: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(沈阳市信息中心、沈阳市信用中心)
沈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4-28511020
网站标识码:2101000096    辽ICP备19011270号-1    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647号